查看原文
其他

诺贝尔奖得主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来了,你们不想来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吗?

新媒体中心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10-30

7月17日上午,成都中医药大学人才工作会议在温江校区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专家和领导有:诺贝尔奖得主、以色列结构生物学家阿达•约纳特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广基教授,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立云,四川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刘建贤,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副处长徐波,四川省教育厅人事与教师处处长李曦,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黄永教授、黄震教授,长江学者李保界教授,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校领导刘毅、余曙光、沈涛、彭成、徐廉、杨静。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才工作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关于“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做大做强人才智力支撑”的精神,全面部署、实施学校人才强校战略。会议的主题是:聚焦一流、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会议分四个阶段进行,在百会堂举行的全体会议由学校党委书记刘毅主持。

会议聘任阿达•约纳特为学校名誉教授。校长余曙光为阿达教授颁发聘书,赠送礼品。

会议举行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王广基院士工作站授牌仪式,刘立云、刘建贤为院士工作站授牌。

会议举行国家“千人计划”全职引进人才签约仪式,全职引进国家第二批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国家特聘专家、四川省百人计划和成都市人才计划引进人才、首届四川省杰出人才、成都特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永教授。副校长杨静代表学校与黄永教授签署全职引进人才协议,为黄永佩戴校徽,并向黄永授“天然药物应用与代谢调控研究院”铭牌。

会议聘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副院长李保界教授为学校特聘教授。副校长彭成代表学校为李保界颁发学校特聘教授证书,并与耿福能为李保界授“中医药与干细胞研究院”铭牌。

会议表彰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人才项目优秀人才。学校党委副书记沈涛宣读表彰决定;刘毅、余曙光为学校“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曾芳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梁繁荣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赵凌教授和章津铭等5位四川省“千人计划”入选代表颁发奖金和证书。

余曙光作题为《聚焦一流 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报告。报告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人才工作思想。余曙光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人才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学校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要深刻领会人才工作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和关键、重点。

第二,过去四年学校人才工作的主要成效。余曙光回顾了2014年学校召开教师工作会、2017年党代会启动人才强校战略以来学校人才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高层次人才优势初显,汇聚人才的“磁场”增强,优秀人才储备增加,人才政策进一步完善,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第三,“双一流”建设中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余曙光指出,与高水平大学和“双一流”建设的要求相比,我们仍然面临学术领军人才不多、青年优秀人才不足、人才队伍结构不优、体制机制活力不够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新时代学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发展为方向,以激发教师活力为核心,突出分类发展与评价、突出教师队伍潜心育人、突出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突出青年拔尖人才的支持、突出中医药人才特色发展,突出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人才强校二十条”和杏林学者工程支持计划、教师潜心育人激励计划、薪火相传中医师承计划、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计划、岗位分类评价管理计划、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计划等六大人才计划,到2020年汇聚一流人才、增强体制活力、基本形成卓越学术队伍体系,到2030年构建与特色鲜明的一流中医药大学相符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和制度保证。

第五,营造人人成才的校园生态环境。要营造爱才敬才的人文环境,创造有为有位的工作环境,健全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处理好人才“塔尖”与“塔基”“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 “制度”与“情怀”三大关系,牢固树立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观”,各守其责、各展其才、各尽其能、各成其就。

余曙光强调指出,大学是人才荟萃之地、培育人才的摇篮,大学的根本功能就是依托现有的人才去造就未来的人才,人才强校是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坚持的战略,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打好的改革攻坚战。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德、奋发有为,以更踏实的态度、更进取的精神、更高昂的斗志、更勇敢的担当,切实把人才工作抓好、把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整体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在成中医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充分激活人才发展的“一池春水”,广泛汇聚事业发展的巨大动能,为特色鲜明的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提供最关键、最持久、最强大的前进动力。

刘建贤代表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祝贺并肯定成都中医药大学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他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才篇”,深入分析当前全国、全省和高校人才工作形势。

第一,从当前人才工作形势来看,呈现出“三个前所未有”:中央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国际国内人才竞争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四川发展对人才的渴求前所未有。

第二,从全省人才工作情况来看,四川正在加快推进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才强省的转变。下一步将构建“5+1”人才工作体系,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及决定精神:一是聚焦全面创新改革完善人才政策制度体系,以更精准的政策激发人才活力;二是聚焦自贸区建设完善人才开放合作体系,以更开放的视野引进急需人才;三是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人才队伍支撑体系,以更长远的眼光培养产业人才;四是聚焦脱贫攻坚完善人才智力服务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开发乡村人才;五是突出政治引领完善党管人才工作体系,以更务实的机制提升人才工作质量和水平。希望成都中医药大学主动建立“5+1”体系联动机制,落实好省委部署,推动人才强省向人才强校纵深发展。

第三,从当前高校人才工作来看,加快“双一流”建设迫切需要增强高校聚才育才用才内生动力。刘建贤指出,高校既是科技人才的聚集地,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策源地,从四川高校和成都中医药大学人才工作的纵向看,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从与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地区的横向比,还有不小差距,需要高度重视、奋发有为。

刘建贤希望成都中医药大学聚焦中心、开放合作、改革创新、政治引领这几个关键词,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人才工作安排部署,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类优秀人才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方针,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加强对各类专家人才的团结、引领和服务,真正实现十九大提出的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全面推进人才强效战略,切实打造人才工作品牌和亮点。刘建贤最后说,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为全省高校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员、干部、人才服好务。

刘立云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和老师们致以亲切问候。他说,这次会议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乃至全省教育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的具体行动,也是坚定践行“人才强校”战略,助推“人才强省”、建设西部人力资源高地的具体实践,必将对中医大乃至全省高校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刘立云简要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和四川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愈加重要、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人才是关键;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人才是核心。成都中医药大学作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刘立云就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双一流”建设质量提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提高站位,更加充分地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以人才为抓手,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创新方法、丰富手段,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以一流人才牵引一流团队,助推一流学科建设发展。二是要开拓思路,把人才工作放在学校事业发展的首位,切实以更宽的眼界、更大的魄力推动人才工作,以人才为中心,加强顶层设计,优化配置资源,强化机制保障,充分发挥好人才资源优势和人才能动作用,让优秀人才充分施展才干。三是要加强管理,大力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人才评价、加强人才激励、规范人才使用、完善人才发展平台,构建科学、高效、规范的“引才、聚才、用才”三位一体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激发人才工作的内生动力和活力,真正让“人尽其才、才尽其能”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成为事业发展的一剂良方。

刘立云最后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人才为先。希望成都中医药大学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登高望远,开拓创新,聚力发展,切实把人才事业发扬光大,汇聚、培育更多的一流人才和一流团队,推动学校事业再上新台阶。

在大会的第二阶段,杨静作题为“学校人才强校制度建设的逻辑”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及其制度制订的说明。她说,制度安排是大学治理的核心,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及人才制度建构,保障学校“双一流”建设,是学校人才强校制度建设的逻辑。她用“车头带”“车身快”“道路宽”“动力足”四个比喻,详细解读了提交大会的5个类别16个文件和制度的结构、内容及特点,指出要加快推进杏林学者内培外引再突破,大力推进杏林青苗成长的培育支持,全面推进全员分类发展与评价的改革优化,深入实施岗位绩效分类与考核的激励政策。杨静从突出岗位管理、实施分类评价、采用量化考核、引入质量评价四个方面解读了绩效改革文件精神。她说,任何改革都是时代与发展的倒逼,都是对既往陈规的突破,对习惯思维的扭转,“胜利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自己走向胜利。”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齐心协力,人才强校战略就一定能实现,“双一流”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会议表彰了学校第三届十佳教学新秀,副校长徐廉宣读表彰决定。全体校领导为第三届十佳教学新秀郑燕、陈小睿、马飞、吴晨曦、周思远、张萍、杨中柱、马晓菊、钱前、徐莹颁奖。

会议启动首批杏林学者学科人才提升计划,举行了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任务书签订仪式。何莉莎、王勇、木本荣、夏丽娜、徐世军、熊亮、吴巧凤、杨佳荟、伍文彬、范刚作为首批杏林学者学科人才提升计划人才代表签订任务书。道地药材品质形成与调控研究团队严铸云教授作团队创新工作计划发言,潜质博士后文莉老师作个人创新工作计划发言。

下午举行大会第三阶段议程,开展分组讨论。七个组代表围绕校长主题报告、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及其制度制订等方面展开充分的交流和讨论,积极为学校人才强校战略、双一流建设发展建言献策。

在大会第四阶段,药学院党委书记刘世云、基础学院院长冯全生、针灸推拿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院长曾芳、民族医药学院院长吕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蒋建华、医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温川飙、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常德贵代表各小组发言,汇报各小组分组讨论情况。

最后,刘毅作题为《抢抓新机遇、构建新机制,开启新时代一流人才建设的新局面》的总结讲话。刘毅指出,去年党代会提出人才强校、制度治校、资源汇校三大战略,这次大会就是把人才强校战略具体化,会议议程紧凑、内容丰富、主题明确、意义重大,开出了认同感、凝聚力、信心和激情,是一次高质量、高水平的会议,反映出大家对学校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刘毅强调指出,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学校落实“十三五”规划、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为未来事业发展奠定人事人才制度基础的攻坚之年。国家进入新时代,学校开启“双一流”建设新征程,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人才比任何时候都更显得紧缺,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需要我们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努力做好人才工作。

刘毅就贯彻落实好大会精神提三点要求。一要提高站位,增强人才工作使命感。刘毅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3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深入分析当前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并指出,从国家角度看,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从学校自身看,人才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引擎。“双一流”建设为学校在新时期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充分认识到做好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抢抓新机遇、构建新机制,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人才发展带动学校内涵发展。

二要狠抓落实,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要有识才的慧眼,要有爱才的诚意,要有用才的胆识,要有容才的雅量,要有聚才的良方,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开创各类人才在成中医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三要加强领导,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人才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的系统工程,做好学校人才工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好党管人才原则,凝聚好人才工作合力,营造好人才发展环境,充分调动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

刘毅最后说,新时代在召唤,新征程已开启,让我们乘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春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全面深化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造最优人才生态,全力建设一流人才队伍,更加强劲有力地支撑和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提供不竭动力。

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大会主题宣传片《我们同行 成“中医梦”》。学校各学院科级以上领导人员、教研室主任,各部门副处级以上领导人员,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代表,各直属附属医院主要负责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党代会和教代会部分代表参加会议。




往期精彩DISCOVERY


录取快讯|听说你离成中医更近了一步?


微风|雨天,我遇见程仲奕


听雨|今年暑假你打算怎么过?


资料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官网

图文排版|张曼琦

责任编辑|张曼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